万圣节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节日,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庆祝。其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便是“讨糖果”或“不给糖果就捣蛋”。那么,为什么万圣节要糖果呢?这篇文章将解释这个问题,同时提供一些有趣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观察。
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,他们称之为“萨温”。这个节日在每年的11月1日庆祝,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和祖先。在这个节日中,人们会点燃篝火,穿上恐怖的服装,唱歌跳舞,以及向祖先祈求保佑。
在公元前43年,罗马帝国征服了凯尔特人的土地,将他们的节日与罗马的庆祝活动相结合。这个节日被称为“万圣节前夕”,即“All Hallows' Eve”。在这个节日中,罗马人会向神灵祈求保护,同时也会纪念已故的亲人和祖先。
在中世纪,基督教教士将这个节日改为“万圣节”,即“All Saints' Day”。这个节日纪念所有已故的圣徒和殉道者。然而,许多人仍然保留了旧的传统,将万圣节前夕视为一个庆祝亡灵的节日。
“讨糖果”传统的起源
“讨糖果”或“不给糖果就捣蛋”这个传统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。当时,一些穷人会在万圣节前夕到富人家门前乞讨食物和钱财。如果富人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食物或钱财,他们就会恶作剧或者捣乱。这个传统在19世纪的美国得到了延续,变成了孩子们到邻居家讨糖果的游戏。
糖果的意义
糖果在万圣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糖果是一种美食,可以为庆祝者带来愉悦的口感和味觉体验。糖果也代表着富足和慷慨。在传统中,让孩子们得到足够的糖果是邻居们的责任。如果邻居们不给足够的糖果,孩子们就会恶作剧或者捣乱。
糖果还代表着万圣节的主题。万圣节是一个与死亡和亡灵有关的节日,而糖果则象征着为亡灵祈祷祝福的供品。在古代,凯尔特人和罗马人会用食物和饮料祭祀祖先和神灵,而现代的糖果则成为了这个传统的代表。
糖果的文化观察
除了传统的意义之外,糖果还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。在美国,万圣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许多家庭会为此购买大量的糖果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,万圣节并不像在美国那样流行,因此糖果的销售量也相对较低。
不同的糖果种类也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。例如,在美国,万圣节最受欢迎的糖果包括巧克力、糖果玉米和软糖。而在日本,人们会购买万圣节版的KitKat巧克力,或者购买用万圣节主题装饰的蛋糕和糖果。
万圣节要糖果的传统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,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庆祝。糖果在这个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既代表着美食和富足,又象征着为亡灵祈祷祝福的供品。通过了解这个传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万圣节的意义,同时也可以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。